【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安徽答卷】“科大硅谷”,打造全球创新中心

时间:2023-04-24 08:57:13       来源:安徽新闻网

日前,“科大硅谷”发布全球合伙人招募公告,已有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个团队报名申请。启动建设不到一年时间,“科大硅谷”便迎来蝶变:全国首个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挂牌,总规模300亿元、首期15亿元的科大硅谷引导基金设立,“安徽芯片第一股”云岫资本全球科创中心即将落户……资本、人才、项目源源不断地汇集。


【资料图】

科创“皖军”呼唤“科大硅谷”

科创“皖军”,需要更高能级的创新平台。

作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合肥国家科学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生留肥比例达43.5%、博士留肥比例达44%;合肥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超800人。根据资本足迹地图,去年合肥市资本到访量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在创新驱动引领下,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已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

“早在2021年,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就与中国科大校长共同商议,提出发挥中国科大创新资源的优势,建设‘科大硅谷’的战略构想。”省发改委科学中心处处长方秀告诉记者,谋划建设“科大硅谷”,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大局、顺势而为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根据“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科大硅谷”先期规划建设“一核两园一镇”。其中,核心区位于合肥高新区,布局一批高品质创新创业平台;蜀山、高新“两园”,主要围绕中国科大布局,侧重于师生创业和成果转化;“讯飞小镇”,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诗意栖居的科创小镇。

“‘科大硅谷’是安徽打造的一个能够体现国家战略需求,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创新高地。”合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体制机制种好“试验田”

建设“科大硅谷”,是探索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创新活力的生动实践。去年9月召开的“科大硅谷”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安徽要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优势,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必须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建设“科大硅谷”,须探索科技创新新模式。

省内高校院所允许学生在3年内保留学籍,休学在“科大硅谷”创业;入住“科大硅谷”,租房最高补贴6000元,符合条件的高附加值科技企业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合肥市及时出台《支持“科大硅谷”建设若干政策》,用“真金白银”优化创新生态。

成立首只围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基金。总规模300亿元、首期15亿元的科大硅谷引导基金,聚焦安徽省市重点产业、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关注在“科大硅谷”创办的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坚持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合肥市区国资平台与在肥中国科大校友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整合各类资源,构建运营服务体系。

建立大装置、大平台市场化服务机制。一方面,“科大硅谷”围绕产业需求,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向企业开放。另一方面,强化服务平台公司及各片区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

“像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平台等公共服务建设,我们积极推动市场化主体进行建设完善。”合肥市发改委创新管理处处长张杰告诉记者。

在首批全球合伙人招募中,“科大硅谷”提出了构建“团队+基金+载体”的创新单元运营模式:将高品质的综合性孵化载体,细分成一个个单元,引入细分行业领域专业孵化器,借助基金等资本运作,深入企业内部进行孵化。

“我们将持续对标国内外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区,推动理念、模式、政策、组织方式、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同心协力激活“第一生产力”

“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推动下,通过建立运营体系、组建政策基金工具、汇聚对接创新资源、统筹城市创新载体等,‘科大硅谷’建设全面展开。”张杰说,目前“科大硅谷”片区建设多项工作都在“加速跑”。

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半年多时间迅速到位41人,对接中科大校友1000余人次、各类机构超100家。位于“科大硅谷”核心区的中安创谷二期甫一开园,便实现满园入驻,聚集了一批来自全球的创新团队和科创基金,日前成功入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名单。

“‘科大硅谷’未来必将是行业必争之地。”海创汇安徽区域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9月团队迅速行动,12月驻“科大硅谷”核心区,并带来一个1亿元规模的天使基金和4家有意向的企业。

“‘科大硅谷’成立以来,许多项目慕名而来。”省高新投公司副总经理、中安创谷公司董事长王芳说,在“科大硅谷”的感召下,资本密集到访,项目接连落地。

随着“科大硅谷”建设提速,2022年,合肥高新区在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第七名,连续九年稳居全国十强。蜀山区亦加速推进全域创新,“中国环境谷”“运河新城”“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路高歌猛进。

根据最新数据,2022年,GDP过万亿的合肥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较上年提升18位,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前进4位。

“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科大硅谷”将汇聚中国科大和国内外高校院所校友等各类优秀人才超10万名;形成多层次基金体系,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集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创服务机构等超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50家以上。

·采访手记·

采访“科大硅谷”,从政府机关到科研院所,从实验室到开发园区,所到之处,记者总是被浓浓的创新氛围包裹和感动。在合肥,在安徽,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科研人员和企业“视创新如生命、抓创新像拼命”。

近些年,因为创新,合肥犹如“黑马”,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大关,在全国位次平均每年跨上一个大台阶。安徽实现了从“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2022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4.5万亿元。

新起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十四五”目标,奋发有为的安徽,需要培育新动能,构筑新优势。建设“科大硅谷”,将其打造成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示范工程,无疑将更好地展现奔驰在“创新高速路”上的创新安徽新风采。

(本报记者 许根宏 丰 静 许蓓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