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农事忙。8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绥化经济开发区东富工业园区内的黑龙江东部节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智慧大棚里,满眼翠绿、满棚清香,芹菜、生菜长势喜人,满满的科技感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智慧赋能农业提质
智慧大棚里,蔬菜没有扎根在泥土中,而是根植于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营养库”,大棚内的物联网水肥一体机、物联网温室控制柜、多功能气象站等系统,正肩负着各自的“使命”,实时监测环境和植物变化,确保棚内蔬菜在最理想的环境中生长。
【资料图】
据了解,智慧大棚由一套完整的水肥一体化系统组成,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田间输配水管网系统和灌水器等四部分,其中首部枢纽担负着整个系统的驱动、检控和调控。智慧大棚依托物联网实现微滴灌装备集成互联互通、云平台集气象、土壤墒情、作物表型等云采集与运算分析,通过电脑与手机APP远程控制灌溉,完成同作物不同墒情的云计算灌溉模式。简单来讲,就是将作物的给养量、给水量、给药量等信息在电脑中提前设定,由电脑实时监测作物长势、环境温湿度等,通过物联网设备精准控制作物生长的全过程,经过公司点对点、门到门的线上、线下专业培训,用户坐在家里,看着屏幕,就能把农活干了。
工作人员李永波负责智慧大棚的管理工作有3年了,公司两栋面积200多平方米的智慧大棚都是他一个人管理。李永波说,从前外出打拼,他对庄稼地里的农活并不擅长,但智慧大棚的手机界面操作简单,遇到问题自动报警,点手机代替了动锄头,利用“云”技术、大数据,水肥均衡就能轻松完成工作。看着大棚里高科技“保驾护航”的作物生机盎然,他这个“新农人”满满的成就感。
智慧节约“钱景”看好
近年来,东部节水研发的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在节水、节肥、省工、增产、增效等方面获得服务对象的一致认可,农业产业化“钱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
据了解,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直接把作物所需要的肥料随水均匀地输送到植株的根部,作物“细酌慢饮”,大幅度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可减少50%的肥料用量,水量也只需要沟灌的30%-40%,节水、省肥效果明显。传统的沟灌、施肥费工费时,非常麻烦,而使用滴灌,只需打开阀门,合上电闸,几乎不用人工,最大限度做到省工、省时。此外,在减轻病害、控温调湿、水肥均衡等方面,该技术同样表现优秀。
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获得的经济效益,东部节水绥化地区总经理孙华威详细算了一笔账。对于葡萄、蔬菜、花卉等设施农业,每亩地可节水100立方米,节肥30%,增产10-20%,节本增收800元以上。对于小麦、玉米等大田农业,一年两季的情况下,每亩地可节水110立方米,节肥25%,增产10-20%,节本增收800元以上。
智慧引路互联互通
东部节水成立于2012年,是集智慧灌溉、智慧水务的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工程设计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一直以来,依托物联网、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农业增产、农村饮水安全、农民增收提供先进的农业智慧灌溉装备、农村智慧水务装备、农民种植数据模型,为“三农”提供客制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据孙华威介绍,2018年,作为黑龙江省唯一创建单位,东水集团创立了黑龙江省智慧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历时一年多的硬件建设和软件研发,2021年上半年初步完成了智慧大棚的研发,拥有专利100多项,年销售产品1000余套,为西北等水资源匮乏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帮助。
未来,东部节水在智慧农业和节水灌溉工程方面,将增加生态灌溉系统,致力于打造互联互通的农业服务平台,旨在打破不同厂家系统和设备间不兼容的技术壁垒。下一步,他们将用大数据改写传统种植模式,搭建数据、种植、灌溉等模型,提供种植数据、种植品种、种植模式等定制性打包服务。从种植、收获到交易,全环节,面向所有用户和同行开放,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现代农业,真正将数据服务于农户,将实惠带给百姓。